2022年考研變化 考研政策最新改革消息,今年的考研已經結束,2022年準備考研的同學相信已經在備考了,為此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了2022年考研變化 考研政策最新改革消息。下面就由小編帶大家具體了解一下,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教育部之前發文要求自主命題院校回歸全國統考,實行全國統一命題,鼓勵招生單位選用統考科目試卷。今年不少院校都進行了初試科目改革。大家一定注意。
例如:4月20日,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發布公告: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軟件與理論,計算機應用技術,電子信息專業由“834計算機專業基礎綜合”調整為“408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
408是統考科目,也是計算機里面考的科目最多的。包括組成,數據結構,操作系統,網絡,四個部分。也就是說,同學們要是選擇408統考的學校,難度會更大些。
有種說法認為,考研專業課自命題,不像高考那么公平,但是如果自主命題向統考趨近,那么可以說“考研會越來越像高考”。考試難度的上升表明,國家越來越重視研究生的質量問題,研究生學歷的含金量也會越來越高。
教育部發布公告:2020-2025年時間內專碩的招生人數要達到所有研究生招生人數的2/3。
從上圖可以看出,考研人數在2010-2015年之間增長緩慢,除了2014年和2015年有所下降。
2016-2021急速上升,2021年的報考人數是2016年的報考人數的2倍多。
當代年輕人對學歷提升的需求,日益增強的就業壓力、經濟壓力,疫情的影響下,國家政策的扶持下,致使選擇考研的同學越來越多。
2016年非全這一研究生形式正式走上舞臺,《關于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強調指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要統一質量、統一標準,保證同等質量,實行雙證制(畢業后頒發學位證書、學歷證書)。
教育部還特別指出,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學歷學位證書,與全日制的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教育部也對非全給予了極大的厚望和扶持。為保證非全日制研究生就業,教育部之前下發多條相關政策,要求就業單位不得將學習方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作為限制性條件,不得歧視非全日制研究生。
2020年9月21日,《關于加快新時代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的意見》中指出,研究生招生會越來越“綜合”、“多元”,考試和畢業會更加嚴格。
例如2021年1月21日,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就對部分超過修業年限的研究生進行了清退處理。
類似的情況時有發生。
2021年:
南開大學多個學院發布清退公告:經濟學院擬清退99名研究生,商學院專業學位教育中心擬清退66名碩士研究生。
2020年: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10月份清退了56人;
東北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清退了52名博士研究生;
沈陽農業大學對236名超期在籍碩士及博士研究生予以清退……
考生構成里,往屆生占比逐漸增多。以云南大學為例,云南大學2021年往屆生考研人數為12291人,占比56%;2021年往屆生考研人數為15410人,占比63%。
往屆生增加,或是對現狀不滿意,或是想提升學歷,或是職業發展需要,想通過讀研來提升自我競爭力,因此選擇在職或脫產考研。
交叉學科是指不同學科之間相互交叉、融合、滲透而出現的新興學科。目前,交叉學科開設數量已經突破500個,其中“雙一流”院校占比大。
教育部也發布了相關公告:
近年來,部分院校接收推免生數量和比例都在逐年上升,部分專業推免比例也越來越高,特別是名校,學碩推免比例相對更高。
教育部曾規定,高校招收推免生數量,不得超過本單位全日制碩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50%。換句話說,院校只要保證推免生總數在要求范圍內就好,具體到各個學院及專業,推免生占比可以根據實際需要調整。所以大家報考時也要看到,如果有些專業留給統考生的名額很少,要慎重選擇。
考研的政策每年都有一些變化,大家不必太過緊張。只要不是專業突然被取消之類的情況發生,那么努力備考,才是我們唯一的正道。
好了,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關于2022年考研變化 考研政策最新改革消息,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想要了解更多資訊文章,請關注學分網,最后,感謝大家的閱讀!
@xuefen.com.cn 2013-2022 閩ICP備2023010389號-3 最近更新